2011年4月4日 星期一

人類是脆弱的動物-- 黑暗騎士 The Dark Knight 

我心目中的動作片NO.1,是絕命追殺令。有劇情、有邏輯、打鬥也不含糊。

終於黑暗騎士打破了這個紀錄,堂堂成為我心中的第一名。  

在進入電影院前,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樣,懷疑宣傳過度稱讚希斯萊傑,有點死者為大的誇張。畢竟對於不抱劇情希望的動作片(承認吧,雖然開戰時刻標榜劇情走向,但還是有很多人衝著蝙蝙車和正反兩派科技大對決去看的),反派再怎麼演的好,也脫不了刻板印象的命運,除了被主角幹掉收做英雄勳章一枚外,還能有什麼搞頭?提名奧斯卡聽起來更有點補償的味道。


結果,大錯特錯。我不是希斯萊傑的粉絲,連備受讚譽的斷背山都沒能打動我,卻在看完電影後,對字幕「謹以此片向希斯萊傑致敬」感慨萬千。一個演員可以演到抹煞掉自己的身份,甚至讓傑克尼克遜的經典小丑讓位,這豈不是最高境界?

好了,言歸正傳,來說說這部電影。

我在看黑暗騎士時,整場手是沒有離開臉的(因為隨時會被嚇到要遮住眼睛)。雖然有大量的武戲和特技(蝙蝠俠從高樓一躍而下的飛行和蝙蝙車的大變身真是帥到破表^^)但與其說是動作片,還不如說是懸疑恐怖片XD(純個人觀感)。除了小丑的手段殘酷外,最讓我害怕的,是人類的脆弱是多麼禁不起挑撥。當小丑說「我的目標不是你」時,我知道他是說真的。因為他的目標不是個人、不是特定的恩怨,而是玩一個遊戲--貓在抓老鼠時會在意那一隻老鼠嗎?所以他挑釁黑道、玩弄全體市民於股掌間、甚至找上蝙蝠俠的理由也不過是他能玩最久--他不在意輸贏,但一定要讓遊戲進行下去,永無止盡。最可怕的,是他維持遊戲的方式真的讓人無法招架,專攻人心脆弱之處,說他玩的很隨興?每一步其實都有盤算;但玩的很有計畫?卻也不到一帆風順。只能說他操弄人心之巧妙、隨機應變的絕佳調度,讓所有人都不得不成為遊戲的角色,而且,他說了算。

所以,他「說到做到」。收了黑道的錢要解決蝙蝙俠,他就做了,「順便」解決法官和警察局長;要炸醫院,他也毫不手軟,非常有信用的炸了它,「順便」綁架一車的人質,而且還用來騙警方;他說他會炸橋樑讓全市的人不敢逃走,但又不忘對兩艘遊艇上的市民和犯人玩起「囚犯賽局」遊戲....這些都有贏有輸,但你以為他在意嗎?

因為他最大的籌碼,就是「好人的原則」。他敢賭蝙蝠俠不會撞死他,因為好人的正義是不允許私刑的。所以即便所有人(包括觀眾)都在心裏暗叫「就撞上去啊!!」,布魯斯最後還是硬生生的閃過了。好人的怒意就是小丑的武器,因為這些怒意無法動他分毫,反倒為他所用。沒錯,他確實無法被威脅,因為他沒有什麼能失去。

所以警察為了死去的同僚對蝙蝙俠怒吼、市民為了保護家人要殺告密者、遊艇上的生死決策....在小丑的精心策劃下,沒有人能置身事外。

當人類被訴諸到剩求生的本能時,就是最恐怖的開始。

當哈維也因為憤怒而成為真正的雙面人後,對可預期的墮落真的只能嘆息。到頭來還是只能「以牙還牙,以眼還眼」,不然要如何平復失去至愛的傷痛?好人,是在自己能保全的情況下,有餘力才能行善;當自己也成為被威脅/被傷害的一員後,又有誰能當完人?

所以最後布魯斯決定背下原不屬於他的黑暗時,才這麼讓人動容。

這絕對不是一部舒服的電影,至少我看完後是虛脫的,心情五味雜陳卻無從抒發...它的動作當然沒話講,但是更重要的是它的內容,對於正邪不兩立的傳統英雄故事,做了一個新的詮釋,也下了一個新的註解。有的時候,英雄也寧可平凡,只是不幸的,他們無法平凡。

強烈建議看完後,再看宮部美幸的「龍眠」,會有更深的體會。

==============以下是演員線================

所有的影評都放在希斯萊傑身上(當然我也是)是有它的道理的,說小丑蓋住了蝙蝠俠的光芒也是事實。可是我要稱讚克里斯汀貝爾的蝙蝠俠,他在有限的台詞裏完全表現出身為布魯斯和蝙蝠俠的掙扎,還有為了心愛的女人不顧一切的心情都表達的很好,甚至連動作戲都看得出他的焦急心情(想想他只有下半張臉啊!),真的不由得讓人豎起大姆指。蓋瑞歐得曼把忠厚和後悔都演的入木三分,真不愧是戲精,亞倫艾克哈特也有掌握到從政治金童到為愛復仇的層次,只可惜導演在這塊處理的有點粗糙,算是整部電影裏的小小缺陷。好演員、好劇本、好導演(能這麼不浪費演員的電影真的很少見啊,克里斯多福諾蘭請受我一拜~~),一定要先在電影院看過,不然等看電視才在後悔就太晚啦!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